全國綜合類二本大學有亳州學院、宿州學院、滁州學院、黃山學院、北京聯合大學、三明學院、武夷學院、龍巖學院、莆田學院、蘭州城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河西學院、嘉應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五邑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惠州學院、韶關學院、河池學院、賀州學院、欽州學院、百色學院、梧州學院等。
學校名稱 | 地區 | 類型 |
亳州學院 | 安徽 | 綜合 |
宿州學院 | 安徽 | 綜合 |
滁州學院 | 安徽 | 綜合 |
黃山學院 | 安徽 | 綜合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綜合 |
三明學院 | 福建 | 綜合 |
武夷學院 | 福建 | 綜合 |
龍巖學院 | 福建 | 綜合 |
莆田學院 | 福建 | 綜合 |
蘭州城市學院 | 甘肅 | 綜合 |
蘭州文理學院 | 甘肅 | 綜合 |
河西學院 | 甘肅 | 綜合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綜合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廣東 | 綜合 |
五邑大學 | 廣東 | 綜合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廣東 | 綜合 |
惠州學院 | 廣東 | 綜合 |
韶關學院 | 廣東 | 綜合 |
河池學院 | 廣西 | 綜合 |
賀州學院 | 廣西 | 綜合 |
欽州學院 | 廣西 | 綜合 |
百色學院 | 廣西 | 綜合 |
梧州學院 | 廣西 | 綜合 |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 貴州 | 綜合 |
安順學院 | 貴州 | 綜合 |
貴陽學院 | 貴州 | 綜合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 海南 | 綜合 |
河北北方學院 | 河北 | 綜合 |
石家莊學院 | 河北 | 綜合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河北 | 綜合 |
黃淮學院 | 河南 | 綜合 |
黑龍江工業學院 | 黑龍江 | 綜合 |
哈爾濱學院 | 黑龍江 | 綜合 |
綏化學院 | 黑龍江 | 綜合 |
佳木斯大學 | 黑龍江 | 綜合 |
黑河學院 | 黑龍江 | 綜合 |
齊齊哈爾大學 | 黑龍江 | 綜合 |
湖北文理學院 | 湖北 | 綜合 |
江漢大學 | 湖北 | 綜合 |
湖北科技學院 | 湖北 | 綜合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湖南 | 綜合 |
邵陽學院 | 湖南 | 綜合 |
吉首大學 | 湖南 | 綜合 |
懷化學院 | 湖南 | 綜合 |
湖南文理學院 | 湖南 | 綜合 |
湘南學院 | 湖南 | 綜合 |
湖南城市學院 | 湖南 | 綜合 |
北華大學 | 吉林 | 綜合 |
長春大學 | 吉林 | 綜合 |
常熟理工學院 | 江蘇 | 綜合 |
宜春學院 | 江西 | 綜合 |
新余學院 | 江西 | 綜合 |
九江學院 | 江西 | 綜合 |
萍鄉學院 | 江西 | 綜合 |
井岡山大學 | 江西 | 綜合 |
景德鎮學院 | 江西 | 綜合 |
遼東學院 | 遼寧 | 綜合 |
沈陽大學 | 遼寧 | 綜合 |
赤峰學院 | 內蒙古 | 綜合 |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 內蒙古 | 綜合 |
河套學院 | 內蒙古 | 綜合 |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 | 內蒙古 | 綜合 |
呼倫貝爾學院 | 內蒙古 | 綜合 |
臨沂大學 | 山東 | 綜合 |
魯東大學 | 山東 | 綜合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 山東 | 綜合 |
德州學院 | 山東 | 綜合 |
山東管理學院 | 山東 | 綜合 |
山東女子學院 | 山東 | 綜合 |
泰山學院 | 山東 | 綜合 |
菏澤學院 | 山東 | 綜合 |
聊城大學 | 山東 | 綜合 |
棗莊學院 | 山東 | 綜合 |
濰坊學院 | 山東 | 綜合 |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 | 山東 | 綜合 |
濱州學院 | 山東 | 綜合 |
濟寧學院 | 山東 | 綜合 |
長治學院 | 山西 | 綜合 |
晉中學院 | 山西 | 綜合 |
山西傳媒學院 | 山西 | 綜合 |
運城學院 | 山西 | 綜合 |
太原學院 | 山西 | 綜合 |
呂梁學院 | 山西 | 綜合 |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 山西 | 綜合 |
山西大同大學 | 山西 | 綜合 |
安康學院 | 陜西 | 綜合 |
西安文理學院 | 陜西 | 綜合 |
榆林學院 | 陜西 | 綜合 |
西昌學院 | 四川 | 綜合 |
攀枝花學院 | 四川 | 綜合 |
成都學院 | 四川 | 綜合 |
宜賓學院 | 四川 | 綜合 |
四川旅游學院 | 四川 | 綜合 |
四川文理學院 | 四川 | 綜合 |
天津城建大學 | 天津 | 綜合 |
昌吉學院 | 新疆 | 綜合 |
塔里木大學 | 新疆 | 綜合 |
昆明學院 | 云南 | 綜合 |
紅河學院 | 云南 | 綜合 |
保山學院 | 云南 | 綜合 |
文山學院 | 云南 | 綜合 |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 | 云南 | 綜合 |
衢州學院 | 浙江 | 綜合 |
嘉興學院 | 浙江 | 綜合 |
臺州學院 | 浙江 | 綜合 |
重慶文理學院 | 重慶 | 綜合 |
重慶三峽學院 | 重慶 | 綜合 |
1.亳州學院是一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學院坐落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首批旅游城市”“中國長壽之鄉”“中國五禽戲之鄉”——安徽亳州。地處華北平原南端,享有“中華藥都”“華夏酒城”的美譽。這里英才輩出,人文薈萃,老子、莊子、曹操、華佗、花木蘭、陳摶等圣哲先賢澤被深遠,是道家文化、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
學院辦學始于1909年創辦的蒙城師資講習所,1952年設置蒙城師范學校,經國家教育部批準,2002年3月獨立升格為亳州師范高等?茖W校,2016年3月獨立升格為亳州學院。
學院設16個內設機構和11個教學院系。全日制在校學生13040人。校園面積1526畝,建筑面積60.68萬平方米,其中在建新校區(亳州學院中醫藥學院)601畝,建筑面積26.5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01萬冊,電子圖書22.9萬冊,各類電子期刊640余種,教學科研設備總值約1.3億元。與菲律賓德拉薩大學、泰國博仁大學、韓國漢拿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等8所國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合作交流。
2.百色學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源于1938年成立的廣西省立田西師范學校,歷經百色師范學校、百色師專、百色地區師范學校、右江民族師專等階段。80多年來,學校堅持在“老、少、邊、山、庫”地區辦學,以“百折不撓、奉獻拼搏、團結務實、爭先創新”的百色精神鑄魂育人,積淀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大學文化—石磨文化:“團結合作、艱苦奮斗、克難攻堅、磨礪成才”。立足百色老區獨有的“革命性、民族性、邊疆性”優勢資源,走出一條艱苦創業的發展之路;升本以來,學校轉型發展經歷了十幾年的探索、初成、深化、成型四個階段,凝練了建設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和培養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定位,構建了百色精神鑄紅魂“三全育人”體系和“雙元制+雙園制”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雙系驅動”育人模式,形成了“紅色鑄魂、學以致用”的辦學特色;秉承“志遠行敏、德高業精”校訓,學校為社會輸送了16萬余名具有百色精神特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及教育事業的發展,為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防鞏固作出巨大貢獻。
2023年四川高考人數預測 四川高考人數總數
時間:2023-04-18 13:34:152023年四川高考人數會下降嗎 有多少人參加
時間:2023-04-18 11:50:01全國二本醫科大學名單(附二本醫科大學排名)
時間:2023-04-18 11:47:59二本醫科大學需要考多少分能上
時間:2023-04-18 11:46:51全國有哪些二本醫科大學 多少分可以上二本醫科大學
時間:2023-04-18 11:45:32